M3冲锋枪——学艺不精的“小老虎‘盖德’”
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核心内容提要
纵观世界枪械史,可以很清楚地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尽管美国历来是一个枪械大国,但在冲锋枪的研制方面,亮点实在是寥寥无几。然而,在这“寥寥无几的亮点”之中,却有一个亮点奇迹般地闪耀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赏析的美国M3/M3A1式11.43mm冲锋枪(枪上铭文:SUB-MACH GUN CAL..45 M3 Guide。Guide音译为“盖德”——编者注)。
从汤姆逊M1928冲锋枪到“盖德”M3冲锋枪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军中尚没有一支冲锋枪服役。在此之前,一支问世良久、制造精良、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的汤姆逊冲锋枪,作为美国唯一正宗的冲锋枪,一直都只在美国民间流行,甚至成为美国黑道上的“制式”武器。探究美国军队一直没有制式冲锋枪的原因,大概是缘于陆军偏爱步枪,而并不太喜欢冲锋枪的缘故,以致于在战争开始后,为数不多的汤姆逊冲锋枪才被匆匆忙忙地装备到部队,作为步兵分队初级军官以及军士的武器。
然而,战争和作战需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牵引着和转变着人们的观念。当然,也毫不例外地迫使美国军方去重新认识冲锋枪的价值,并开始注重冲锋枪的研制。一方面,在继续向部队配备汤姆逊M1928冲锋枪的同时,生产了M1928A1汤姆逊冲锋枪的改进型——结构简化、质量减轻的M1和M1A1汤姆逊冲锋枪。另一方面,则开始考虑研制一型全新概念的制式冲锋枪,最终取代并不理想的汤姆逊系列冲锋枪。
1941年,美国兵工总署轻武器发展处对英国制造的“司登”冲锋枪进行了全面的试验和战术技术考核。美国人认为,应充分借鉴“司登”冲锋枪各方面的优点,研制结构更简单,质量更小,造价更低,便于大量生产,适于美军枪弹体制的新型制式冲锋枪。
M3冲锋枪机匣右侧
准星与机匣焊接在一起,使用时只能通过改变片状准星的形状进行精度调整
抛壳窗防尘/保险盖可以防止异物进入
同年,美国兵工总署一个对冲锋枪的研究有很深造诣的枪械设计师——海德受命担任新式冲锋枪的主设计师;另一个名叫萨姆逊的人,则受命担任新式冲锋枪的工艺设计师,他是美国通用电器有限公司的一个对金属冲压工艺非常精通的总工程师。两人的合作可谓“相濡以沫,珠联璧合”。难怪M3冲锋枪的研制,从1941年6月提出战技指标,到1942年年末定型并大批量生产仅花费了1年多时间,这在枪械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全新的战技指标与独特的生产工艺
M3冲锋枪的战技指标,主要是为满足装甲机械化部队的需求提出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完全从汤姆逊M1928和M1/M1A1冲锋枪的“影子”里摆脱出来,特别是强调结构简单和质量减轻,从而达到名副其实的“全新”。其二,总体上采用英国“司登”冲锋枪全金属、圆机匣的概念,但要进行优化设计。其三,最大限度地采用冲压和焊接工艺,从而获得尽可能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防尘/保险盖内侧有一个保险卡销可锁住枪机,起到保证安全的作用
M3冲锋枪采用伸缩式枪托,枪托卡笋位于握把上方
M3冲锋枪枪托拉出状态。枪托也可以作为擦拭枪管的通条用
“盖德”与汤姆逊的差别是比较大的。由于汤姆逊冲锋枪据枪姿势与步枪相同,质量也与步枪相近,且有快慢机,能控制单连发,所以步兵(包括空降步兵)部队虽装备不多,却也并不嫌弃。然而装甲坦克机械化部队就不那么喜欢“汤姆逊”了。因为拿着“汤姆逊”进出战车,实在是又重又笨,很不方便。M3冲锋枪的设计初衷是力求结构简单,体形短小,造形粗犷,全部采用金属件,这样极有利于采用冲压工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大灯厂的生产线和工装设备,很快就转变成M3冲锋枪的生产线。M3冲锋枪除了枪机、枪管、簧、轴、销、杆外几乎都是冲压件,工人们用厚钢板冲出带握把和弹匣座的左右两片机匣,然后再把它们焊接在一起,就构成了机匣/枪身组件。当你拿起这支冲锋枪,看到几乎环绕全枪的焊缝时,你不但不会认为它粗糙,反而会为它的精湛而感叹。当然,M3冲锋枪的其他固定件,包括准星、照门乃至背带环等等,也无一例外是焊接上去的。这支枪在最大限度地运用冲压和焊接工艺的同时,机加件如枪管、枪管座、枪机等主要零部件,也尽可能地采用同心圆设计,并以螺纹装配,从而最大限度地简化了为数不多的机加作业。
令人称赞的优点与令人遗憾的缺点
美国人从英国人的“司登”冲锋枪那里得到启示,照猫画虎,确确实实画得生动威猛,着实打造出了一支令人赞誉的好枪来。1942年,美军在阿伯丁试验场,在有其他国家冲锋枪对比的条件下,对M3冲锋枪进行了全面试验。结果表明,M3冲锋枪简单牢固,携行方便,故障少,质量轻,威力大,包括可靠性和寿命等一系列指标均名列前茅,堪称一支近距离作战特别是城市居民地作战的“利器”。
M3冲锋枪的突出优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在多用性和通用性的开发上独具匠心。例如,针对“司登”冲锋枪易“走火”的问题,增加了一个抛壳窗防尘/保险盖。关上抛壳窗防尘/保险盖,内侧的保险卡销即可把枪机确实地锁在前方或后方位置,实现保险;打开抛壳窗防尘/保险盖,保险解除。针对“司登”冲锋枪枪托不能收折的问题,M3冲锋枪采用了可伸缩的通条/枪托。枪托用钢丝制成,拉出枪托后,可舒适确实地据枪瞄准射击;枪托取下后,可用来作擦拭枪管的通条使用。通过更换枪管、枪机和弹匣适配器,可以使用“司登”冲锋枪的32发弹匣和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此外,为了满足特种作战的需求,还开发了带有消声器的枪管组件,旋下标准枪管,换上带有消声器的枪管,就可变形为一支名副其实的微声冲锋枪。甚至连枪上的小油壶和枪背带,都与大量装备的卡宾枪通用。设计者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M3冲锋枪机匣左侧也像M1卡宾枪那样保留一个小油壶
M3冲锋枪的枪机体积、质量均较大,采用这种枪机可以实现低射速
其二,在造型布局和人机工效的开发上独具匠心。首先,M3冲锋枪具有威慑性极强的造型和外观。由于M3冲锋枪出产于汽车制造厂,有人把它戏称为汽车润滑用的“黄油枪”,然而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造型,使得它体形显得格外粗犷和威猛。武器的外观造型是武器战斗力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使己方人员建立对该种武器的信心,以及令敌方人员产生对该种武器的恐惧心理,都具有直接和重要的作用。“盖德”的威力,从它的外观造型上得到了充分体现。M3冲锋枪的造型布局与其人机工效的结合恰到好处,拿着它的人,都会感到得心应手,十分协调。此外,它的片状准星装在机匣前部,枪管能十分方便地伸出战车射孔射击。
其次,射击稳定性好,射击精度较高。这主要是因为M3冲锋枪枪管与枪机同轴,加上枪机与枪弹质量比大,枪机前冲量与枪弹后坐冲量几近相等的缘故,以至射击时极好控制,一点也不像有的电影中表现M3冲锋枪射击时那样剧烈地抖动。事实上,M3冲锋枪在100m以内,只要用觇孔照门同时套住准星和目标,快速射击,命中概率是很高的。此外,由于理论射速不高,虽没有快慢机,却可以比较容易地用扣压扳机的食指来控制打单发。
M3冲锋枪的弹匣座,弹匣卡笋外露,容易造成弹匣脱落
枪管与机匣之间采用一个大的枪管螺母进行固定。 枪管螺母表面有滚花,即使不用工具也可手动分解
最后,M3冲锋枪在使用方便性方面的考虑十分周到。仅举三例。一是弹匣卡笋大而可靠,弹匣定位确实,左右手拇指都可以方便地按压,即使冬季戴大手套也不影响。二是伸缩式枪托拉出时不用按压枪托卡笋,收回时可用左手拇指顺势按压枪托卡笋,向前顶回,紧凑稳固,非常方便迅速。三是宽大的扳机护圈,也为冬季操枪射击提供了方便。
1944年,M3冲锋枪的改进型——M3A1冲锋枪问世,其加工成本更低,当时生产一支M3A1冲锋枪只需22美元。
机匣右侧的摇柄状拉机柄
M3冲锋枪与M3A1冲锋枪的主要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有一个类似摇柄状的拉机柄,抛壳窗较小;后者取消了拉机柄,装填时直接用手指扣住枪机前端的凹槽向后拉到位即可,抛壳窗较大。实际使用表明,M3冲锋枪的拉机柄虽然略显复杂,增加了发生故障的顾虑,但冬季戴大手套时使用却比较方便。当然,比及M3冲锋枪的总体人机工效,这些顾虑和不便都是微乎其微的。此外, M3A1冲锋枪枪口部还增加了一个可以取下的喇叭形消焰器,射击时对枪口焰虽有所遏制,但同时增加了后坐力;枪托的后端焊有一个“L”形角铁,起到便于向弹匣内压弹的作用。此两项确有“画蛇添足”之嫌。
M3冲锋枪的弹匣容弹量30发。 与汤姆逊冲锋枪的弹匣不同,采用双排单进的结构
当转动摇柄状拉机柄时,机匣内部的棘爪向后展开,带动枪机向后
凡事都应一分为二来看。就英国“司登”冲锋枪而言,M3/M3A1冲锋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然而,也有一点令人遗憾,那就是照抄照搬了“司登”冲锋枪双排单进的弹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的也是唯一的败笔!这使我们油然想起小老虎跟猫学艺,就差上树这一招没学的典故。大容弹量弹匣采用双排单进结构,压弹极为困难,供弹可靠性差,这对于一支近战武器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事实上,美国人早就在“汤姆逊”冲锋枪上采用了压弹便利且供弹可靠的双排双进弹匣。个中原由,可能与急于采用一支全新的制式冲锋枪来取代老“汤姆逊”不无关系。可见,或照抄照搬,或全盘否定的绝对化思想,真是有害无益。不过,即使这样,M3/M3A1冲锋枪仍不失为一支好枪。实际上,M3/M3A1冲锋枪在战斗使用中的故障,特别是供弹故障并不多见。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期间,美国政府曾向国民党军队提供了大量M3/M3A1冲锋枪。国民党沈阳兵工厂(后来在台湾)也曾大量仿制M3A1冲锋枪(定名为“三六式”,只是“克隆”得较为粗糙,故障较多,不及原装的好)。当然,我军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也缴获了大量的M3/M3A1冲锋枪和“三六式”冲锋枪。说到这里,使我想起在一些表现抗日战争,甚至红军时期军事历史题材的影视片中,常常出现M3/M3A1冲锋枪,这显然是有悖史实的。
在M3冲锋枪弹匣口部,枪弹变成单排。为了供应欧洲使用,也是出于要与司登冲锋枪弹匣互换的考虑,采用了这种弹匣形式
枪身后部上方为觇孔式照门
在二战结束后的近半个世纪里,M3/M3A1冲锋枪始终没有退出美军制式武器的序列。从1960年代的越南战争到1980年代美军的历次军事行动,在美军特别是特种部队中处处可见“盖德”的身影。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的军队或准军事组织仍在使用M3/M3A1冲锋枪。
M3/M3A1冲锋枪,体现了美国在轻武器研制方面的全新概念,在世界轻武器发展史中可算得上是标新立异的一页吧。
编辑:魏开功 赵怡然 李昊
校对:王晓涛 魏开功
轻兵器官方微博:@轻兵器
轻兵器头条号:轻兵器
轻兵器抖音号:qingbingqi
《轻兵器》新开官方店铺,主营《轻兵器》杂志、《轻兵器》合订本及各种军事图书,另有孤本书、绝版书、战术灯、望远镜、战术靴、战术腰带等陆续上架中,敬请关注
关于M3“黄油枪”的那点故事,为啥二战冲锋枪就它最长命
话说国内绝大多数小伙伴对武器的认识大多来自游戏,对我来说这句话也适用(QBQ杂志也是我的启蒙读物)。而M3这把冲锋枪记得第一次接触是在《命运战士2:双重螺旋》里头,那会我还在读初中,而对其印象深刻的原因便是这把枪在游戏中最早出现,同时伤害非常弱鸡,玩起来特别不爽。
当然,游戏归游戏,现实当中的M3不能说有多优秀,但它很实用。确切来说,M3的性价比让它在同期服役的其他冲锋枪都寿终正寝之后,到现代还活跃在前线。
咱们知道M3有个外号叫黄油枪或者注油枪,我也看到过某些军事UP说因为这玩意像是加油站的注油枪因此得名。我得说这个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它的英文名是Grease Gun,而 Grease是指润滑油。
感受一下上图的真·黄油枪就能知道为啥M3被起了这么个诨名了。对M3本身的性能参数我就不过多解读了,这个随便搜索一下都有。直接聊聊它的身世
我在不少文章中都谈到,美帝当年是没有做好打一场全面战争的准备的,尤其是轻武器方面他们是不足的。很多人会和我扯加兰德,但加兰德我更愿意认为它是个意外,因为在1940年,加兰德虽然已经定型,但还是那批枪口集气式的老版本,产量也才5万支。只能说是试装而非列装。当然,后来的活塞导气版+美帝的可怕产能让加兰德成功上位,但这并不能掩盖美帝当时武器准备不充分。
拿冲锋枪来说,当时美军装备的是汤姆逊M1928A1。这批还是布里希延迟闭锁结构,整个设计还是1918年定型的,无论是机匣的铣削还是大量木质材料的加工都非常费工费时,而且还重,一点不合适二战这种全面战争。而稍微便宜一些的汤姆逊M1还得等到1942年4月才被批准。
我的意思是,汤姆逊它就不是一支适合大规模战争的制式冲锋枪,所以才会有了M3黄油枪的诞生。但M3和M1一毛钱关系没有,而不是和有些自媒体说的那样属于在M1基础上研发。
确切来说,M3这类冲锋枪的研发反而倒和德国MP40/38有点关系。因为欧洲那边刚开打的时候,美国作为观察国是意识到德军步兵班开始装备冲锋枪,而且作为班组机枪火力的补充,在小队级别的作战当中非常有效。
咱们可以在M3上看到不少MP40的特征,比方说取消木制部件,采用冲压机匣,折叠/伸缩枪托,手枪型握把等等。你别看这些算是后来冲锋枪的基本要素,但就当时而言,更多的冲锋枪是像PPSH41、Beretta 38这种木制为主、固定枪托的大块头。(图为Beretta 38)
所以说,M3的成功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廉价(冲压+取消木制)、方便(结构紧凑、可以折叠枪托)、好用(射速降到450发/分,可控)。
很多人知道,司登当时9美元一把。而M3价格没那么便宜,但也只需要15美元,相比加兰德早期成本需要83美元,到1945年因为产量提高,流水线化生产,降到31美元,作为对照,当时美国一顿午饭大概0.5美元-1美元。另一方面,冲锋枪这种子弹泼洒器不需要士兵接受多少射击训练。
综上来说,M3便宜到足够装备给所有非一线士兵使用(美军非一线作战兵种比例高于作战兵种);方便到武器操作员、司机、传令兵之类的随身携带一把也不碍事;真遇到啥事儿了掏出来就突突突,相对比较可控的射速也不需要射手太有经验。
按我的理解,与其说M3是一把优秀的冲锋枪,不如说它是一把优秀的单兵自卫武器。而它确实也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虽然现在它早已在美军除役,但日本陆自的坦克兵还是保留了这玩意,不过目前多被PM9冲锋枪或者折叠托的89式取代。
相关问答
美国M3系列冲锋枪为什么被称为“黄油枪”?
M3冲锋枪,又称为“M3黄油枪”(M3Greasegun),这是一款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二战期间大量制造的廉价的0.45口径轻型冲锋枪,使用.45ACP(11.43x23毫米)手...M3...
二战后期,美军为何大量换装了M3冲锋枪,而抛弃了汤姆逊冲锋枪?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这其实就是一个使用方便和成本的问题。比如当时汤姆逊冲锋枪一支的购买价格是四十五美元,而一支M3的价格只有十八美元。一把汤姆...
M3式冲锋枪与MP40比,哪个牛逼?
波波沙冲锋枪和汤普森冲锋枪,哪个厉害?
汤姆逊冲锋枪和波波沙41冲锋枪,都是二战时期的两把著名冲锋枪;前者装备参战的美军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步兵则是班长才有资格配发,可见此枪装备数量一般,并未...
美军盖德冲锋枪与德军mp40冲锋枪两者相比之下谁更完美?
盖德冲锋枪,也即M-3冲锋枪,美军制式步兵枪械,诞生于二战,说是1943年秋季装备美军,但真正投入实战已经很晚了,1944年6月6日,代号“霸王行动”,也即诺曼底...因此,...
穿越到南宋末年的机械厂,该生产什么冲锋枪对抗蒙军入侵?
先来一张抛转引玉的开场图。钓鱼城易守难攻,但久困于此终将不保。所以不能一味的守城,各种运动战中不乏侦查、渗透、突击、暗杀等行动,需要一些冲锋枪进行。...
二战后最著名的乌兹冲锋枪,为何也退居二线了?
首先说一点,UZI冲锋枪并非二战后最著名的冲锋枪,比如德国MP5就比它有名。让UZI冲锋枪出名的是1981年的“里根总统遇刺案”,当时现场的特工掏出了一把UZI,这...
未来冲锋枪会被淘汰吗?
冲锋枪在未来不会被淘汰!这是MP9冲锋枪,是当今冲锋枪的代表。短小轻便,火力强大,是人们在挑选自卫武器时的硬指标。这是SIG公司的MCX步枪Rattler版本,主...冲...
抗日战争国民党单兵的美式装备?
单兵配备: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汤姆森冲锋枪、M3冲锋枪、布伦轻机枪、斯登冲锋枪(最后2个都是英国的)。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国民党从美国得到的武器装备的粗略...
有没有哪部电视剧是没有穿帮镜头的?
争片的话,《我的团长我的团》《战火兵魂之俘虏兵》《生死线》这几个穿帮较少。提一下《亮剑》,亮剑里面日军的服装,汽车都有穿帮,日本投降的时候日本的军装...战...